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退耕还林释放多大生态红利? 13省每年生态效益价值破万亿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15-09-09      浏览次数:4439次
  陕西省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工作会议近日在榆林市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就《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作了权威解读,首个国家层面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成果正式公布。
  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自然生态系统修复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这一工程在我国实施、巩固已15年,到底产生了多大的生态效益?创造了多少生态价值?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哪些作用?
  退耕还林工程带来多大生态效益?
  林业的生态作用早已得到社会的重视,其生态服务功能也已被广泛认可,但其量化功能和货币化价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计算过。
  “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监测评估,不仅是深化工程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的迫切需要,也是调整完善工程政策,建立工程绩效反馈机制、修正机制的迫切需要。”谈到《报告》的意义,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尹伟伦这样讲道。
  据了解,早在2007年,国家统计局等5部委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退耕还林(草)监测调查工作的通知》,开始对退耕还林社会和经济效益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并取得初步成果。但受制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方面的监测和评估,一直没有系统开展。
  自2012年起,国家林业部门多次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并印发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2013年在依据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将全国工程区划分为6个典型区域的基础上,选择河北、辽宁、湖北、湖南、云南和甘肃6省开展了生态效益监测评估工作。2014年又将评估范围扩大到包括陕西在内的黄河、长江中上游流域的13个省(区、市)163个市(盟、州、区)。
  数据采集上,利用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数据集,包括45个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69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所属的森林生态站、400余个以林业生态工程为观测目标的辅助观测点,以及7000多块固定样地的海量数据集。
  “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系统、科学地用数字反映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生态效益,是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绩效评价的重大突破。”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报告》序言中写到。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量如何测算?
  “《报告》的技术依托主要来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中心,技术理论采用的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体系。”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王兵在解读会上介绍说,在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上,包括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防护7项功能14类指标,并将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吸滞TSP和PM2.5功能从净化大气环境中的滞尘功能中分离出来,进行单独评估。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分为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评估。专业人士介绍说,各项指标的物质量相对容易统计,而价值量测算起来则相对复杂得多。就以涵养水源这一效益评估来讲,里面又包含保存降水功能价值、净化水质功能价值等5个小类,而保存水功能这一具体单项价值,又要根据林地每年增加的有效水源量和水库每立方米库容年折旧费等指标根据一定的公式换算得出。
  “以生长旺盛的中幼龄林为例,每生长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吸收1.63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固碳0.4445万吨,释放1.19吨的氧气,再参照市场上二氧化碳回收和工业制氧的价格,就能算出森林固碳释氧的具体价值量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陈辉这样给记者举例说明。
  哪些生态功能更为突出?
  按照2014年现价评估,13个省级区域退耕还林工程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0071.50亿元。其中,涵养水源3680.28亿元、保育土壤941.76亿元、固碳释氧1560.21亿元、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43.36亿元、净化大气环境1919.77亿元(其中,吸滞TSP 61.46亿元,吸滞PM2.5 1040.96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1444.87亿元、森林防护381.25亿元。
  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量分布中,涵养水源功能占比最大,达36.54%,高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2009年~2013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同类评估指数。专家分析,这是因为退耕还林工程区一般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坡地,工程实施后,能够增加土壤水分渗入,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和减缓地表径流,从而提高林地的涵养水源能力。
  13个重点监测省份退耕还林工程每年涵养水源总物质量达307.31亿立方米,相当于三峡工程水库蓄水175米时设计库容393亿立方米的78.19%。
  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量分布中,保育土壤功能占比为9.35%,也高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同类评估指数。专家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区形成乔灌草植被体系,可拦截降雨、阻滞径流,起到固土和减少土壤侵蚀量的作用,因此,工程保育土壤功能突出。
  13个重点监测省份退耕还林工程每年固土总物质量为4.47亿吨,相当于2011年我国11大河流的土壤侵蚀总量7.37亿吨的60.65%,其中西北部省份陕西、甘肃等省工程固土保肥功能尤为重要。
  13省退耕还林工程每年保肥总物质量达0.152亿吨,2013年我国农业总施肥量为0.59亿吨。这说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量和人为施肥对环境的破坏,增加土壤保肥能力。
  “科学客观地研究、评估和量化林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有利于定量反映林业生态建设成就,揭示其生态服务的重要性,增强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绿色GDP核算和决策。”王兵在解读《报告》时说道。